在泰州,食堂承包过程的监管通过严格准入审查、全流程动态监控、协同共管机制、智慧化监管手段以及强化责任落实五大核心措施,构建了覆盖食材采购、加工、分发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,确保食堂运营安全、规范、透明。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严格准入审查,确保承包方资质合规
- 资质审核:泰州要求集中用餐单位(如学校、医院、机关等)在确定承包经营企业时,必须选择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企业,并严格审查其资质证明、经营业绩、信誉记录等,确保承包方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和良好管理能力。
- 合同约束:集中用餐单位与承包经营企业需依法签订详细合同,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、卫生标准、服务质量、价格体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。合同中需设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,如食品质量、卫生条件、员工满意度等,为后续监管提供依据。
二、全流程动态监控,保障食品安全
食材采购监管:
- 承包方需与有良好信誉的食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确保食材来源可靠、渠道正规。
- 实行食品索证索票制度,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文件、检验报告等,确保食材质量可追溯。
- 泰州部分区域推广“一码清”智慧监管平台,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食材采购、加工、分发等环节的信息透明化,方便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。
食品加工与储存监管:
- 承包方需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,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。食品加工人员需持有健康证,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。
- 实行食品分类储存制度,根据食品特性合理安排储存场所,防止交叉污染。
- 定期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清洁与消毒,保持环境卫生整洁。
食品分发与留样监管:
- 承包方需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,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与分析。
- 实行食品分发记录制度,详细记录分发时间、分发人员、分发数量等信息,确保食品分发过程可追溯。
三、建立协同共管机制,形成监管合力
- 部门协同:泰州市场监管、教育、民政、卫生健康、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,明确各自职责,形成监管合力。例如,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,教育部门负责学校食堂管理,各部门定期交流沟通,共同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。
- 社会监督:鼓励消费者、媒体等参与食品安全监督,畅通投诉举报渠道。泰州部分学校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家长委员会等相关人员走进食堂实地参观,通过同餐同价、陪同了解食品安全、营养搭配等方式,听取师生对食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,不断提升食堂满意度。
- 智慧化监管:利用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可视化监督。泰州食堂承包学校食堂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,通过安装摄像头监控食堂操作流程,实现远程监管和实时预警。
四、强化应急处置与责任追究
- 应急预案:泰州要求承包方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,明确应急处置流程、责任分工和联系方式等。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演练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- 责任追究:对检查发现承包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,一律从速从严从重处罚。对主要负责人顶格处罚,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。同时,将工作落实和督查整改情况纳入对各地年度考核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申报重要内容。
五、推广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
- “一码清”监管平台:泰州在全市中小学校集体用餐配送中推广“一码清”监管系统,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食材采购、加工、分发等环节的信息透明化。家长和监管部门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食品来源、加工过程等信息,有效提升了社会监督效能。
- 校长陪餐制度:泰州学校建立校长陪餐制度,每餐均有学校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,做好陪餐记录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餐食质量和服务水平,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